【資料圖】
近日,市場上流傳了一份自然資源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的截圖。
此次政策的核心要點是“推進供應信息公開”。政策明確,建立擬出讓地塊清單公布制度。每次公開詳細清單對應的擬出讓時間段原則上不少于 3 個月。給市場主體充足的時間預期預判。 詳細清單內的地塊,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可以一次或多次發布出讓公告。有序組織出讓,并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全部推出。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這一條款實際上是對過去集中供地模式的修正。2022年集中供地工作推進中,過于密集的供地,導致房企拿地的準備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難,最終導致對于地塊的情況掌握不到位,導致對土地信息消化非常不好,也影響了投資拿地的策略。此次政策明確了3個月的緩沖期,實際上是希望地塊信息為房企和市場所消化,本質上也是希望土地供應工作和市場需求做緊密的對接。
嚴躍進表示,這一政策不代表要取消集中供地,但代表集中供地也要進一步優化,充分體現了供地思路兼顧短期矛盾和中長期制度安排需要。
“雖然今年1月份各地投資拿地依然比較疲軟,但隨著“銷售市場活躍-投資拿地活躍”的邏輯線更加清晰,后續各類企業依然會有積極拿地的動作。所以積極關注供地的工作思路,對于各類房企尤其是投資發展部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各地供地信息也會更加明確,客觀上會減少土地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對于激活2023年土地投資市場具有積極的作用,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