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賣家一次性甩賣23套學區房”的消息刷屏了,讓學區房是否會降溫的話題再次被關注起來。
據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信息顯示,確實有這批所謂的學區房掛牌。百花片區長城大廈某一業主名下的23套房產轉讓,掛牌期滿日期為11月12日,單套價格在938萬元到2653萬元之間,總掛牌價約2.5億元。
盡管這個大賣家并不是想象中拋盤的“炒房客”,而是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這樣一個政府單位。但也無法阻止市場的猜測——是不是連這樣背景的業主也認為學區房的“升值潛力”已經到頭了,不如出售以回籠資金。
這樣的猜測并非空穴來風,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地重拳出擊整治學區房炒作行為,讓學區房以往的“光環”正漸趨暗淡。
年內多地整頓學區房炒作
最近一段時間,包括河北、山
業內人士指出,各地對學區房整頓導向是非常好的東、浙江、安徽、遼寧、海南等省份內的多個城市已下發樓市調控文件,內容均涉及整頓學區房炒作。,從過往經驗來看,對二手房炒作較多的就是學區房,這樣的整頓,可以對二手房和學區房炒作進行精準的調控。
事實上,自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防止以學區房名義炒作房價”以來,全國各大城市已陸續展開行動,嚴查嚴打學區房炒作。
據中房網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西安、成都、南京、廈門、溫州、合肥、石家莊、杭州、海口、沈陽、蕪湖、濱州等17城均發布了相關政策整頓學區房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除發布禁止學區房廣告宣傳等政策外,不少城市還推行教育體制改革,通過多校劃片、教師輪崗制度、大學區招生等措施來維護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有效促進學區房降溫。
如最早發力的上海,在今年3月就出臺了《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實施辦法》,直接斬斷了公辦初中的學區房概念。之后北京也多次“出手”。4月,北京的海淀區的“1911”政策、西城區的“731”政策,都各自明確宣布嚴格實施多校劃片入學政策。8月25日,北京實施大面積、大比例推進干部教師交流輪崗。
今年以來部分城市出臺的學區房政策一覽
數據來源:中房網整理
多地學區房降溫
整體來看,整頓學區房炒作行動效果似乎已經顯現,不少城市的學區房已開始“降溫”。
10月8日,南京市山陰路一套力小+29中的學區房在法拍網上成交,該房源建筑面積57.9平方米,精裝修,起拍總價336萬,最終經過83次競價,以483萬元成交,單價8.34萬元/平。
據了解,此房源屬于南京頂流學區房。早在2017年11月,山陰路小區的一間老破小在力小+29中的硬核學區加持下,就賣出了10.05萬元/平的“天價”。而10月8日成交的這套房源,3年前曾以491萬元成交。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房源如今是重新翻新好賣出,加上裝修費用,至少虧損十幾萬元。
據南京部分房產中介工作人員介紹,山陰路作為南京頂流學區房聚集地,學區房的價格目前還算比較堅挺,但看房的人已經明顯變少了。
即便是在教育資源相對優質的一線城市,也是如此。
9月30日,一則“北京學區房降價400萬沒人買”的消息登上熱搜第一。據悉,位于北京海淀萬柳的蜂鳥家園小區,一直被視為海淀二手房價的“天花板”。上半年蜂鳥家園小區曾創下“半年套均漲幅約300萬元”,并一度處于無房可售的狀態。
隨著北京學區房市場帶頭“擠泡沫”,海淀萬柳片區的學區房價格正跌回一年前水平。據該片區一位房產經理人透露,去年下半年以來,其掛售的一套房源單價升至14萬-15萬元/平方米,今年春節前后,該類房源單價跳漲至17萬元以上,并在3、4月份再度跳漲,達到19-20萬元/平方米的高點,不過目前與高點相比,該房源價值如今縮水約400萬元。
該名房產經理人還表示,9月份以來,市場掛售房源雖較上月有所增多,但業主心理價難以繼續下探。同時,價格方面又達不到購房者預期。雙方博弈之下,疊加明年入學政策尚不明朗,該片區學區房成交量與3月份高點時期的成交數據相比大幅下滑。
與此同時,上海、深圳多處學區房也出現降溫的態勢,售價逐步向去年年初未漲價時靠攏。如上海浦東甚至有“三學區”房源掛牌價下調了近300萬元,而近日在深圳也出現了部分高端學區房集中拋售的情況。
多地出臺二手房參考價格,進一步遏制了學區房的漲價空間。隨著部分地區的教育政策頻出,一些學區房業主的心態發生了些許變化,市場上主動降低售價的房源越來越多。
學區房概念淡化還任重道遠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指出,各地對學區房的整頓主要源于近幾年學區房價格上漲過快,一方面學區房的上漲會帶來恐慌性入場,并且導致短期內部分板塊和小區房價出現價格明顯異動;另一方面,學區房的價格變動也和市場炒作有一定關聯,需要進行相應整治。
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近期政策強調打擊學位房名義炒作房價,彰顯了樓市調控更多的關注民生保障與“房住不炒”的融合,也彰顯了未來學位房政策的變化方向就是房子要與學位逐漸的剝離。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也建議,未來可以通過發布小區住宅參考價格、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化逐步淡化學區房優勢等方式,進一步整治學區房。
不過,學區房問題并不能完全靠房地產整頓政策可以解決。學區房的根源還是因為教育資源不均衡。只有不斷縮小教育資源差異,均衡優質教育資源,或許學區房的概念才會日漸弱化。
對此,張波也表示,學區房改革的重點方向是資源的均衡性,如何更好地均衡優質老師資源,如何更好消除不同區域的中小學的差異性,尤其是基礎教育層面均衡性的推進,是重點需要考慮的方向。從長遠來看,學區房的概念會被逐步弱化,相關房價也將回歸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