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種信息化網絡的時代,大家對網絡速度的需求都很高,因此誕生了雙線路由器,那么雙線路由器有什么優缺點呢?雙線路由器和舊版路由器有什么區別?
一、雙線路由器的好處:
1: 可以實現負載均衡
2: 可以加大網絡的穩定線,假設1條線Down掉以后,另一條線還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導致整個網絡Down掉。
3: 理論上會比一條線跑會快一倍
二、雙線路由器的缺點:
假如設置不當的話,會導致速度更慢。
三、雙線路由器與單線路由器的區別:
雙天線路由器和單線路由器的主要區別是信號強度的差異。
老一代無線路由器的天線不會超過一根,這里的“老一代”指的是802.11n協議以前的802.11a/b/g路由,老的54M產品只有一根天線。802.11n顯然成了一條分水嶺,這階段一項11n協議之后才得到具體應用的多天線技術,也是無線通信領域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也是從那時開始天線不再只有孤零零的一根(1t1r的150M是個例外)
假設買了一個最新款的3天線支持802.11ac協議的無線路由器,但信號強度、覆蓋范圍甚至連速度都沒上去。那就應該檢查一下接入設備支不支持AC協議。比如iPhone 3,這手機只支持11a/b/g連11n都談不上,那么即便加幾根天線也沒用。需要加裝AC網卡或者換終端上去解決,總之別再跟天線上較勁。
Wi-Fi 應用的環境是室內,常用的802.11系列協議也是針對這種條件來建立的。由于發射端到接收端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障礙物,收發時幾乎不存在直射信號的可能。管這個辦法叫做多徑傳輸,也叫多徑效應。多徑,從字面上也很好理解,就是把增加傳輸途徑。
既然是多徑,傳輸的路程就有長有短,有的可能是從桌子反射過來的,有的可能是穿墻的,這些攜帶相同信息但是擁有不同相位的信號輾轉最終一起匯集到接收端上。現代通信用的是存儲轉發的分組交換,也叫包交換,傳輸的是碼(Symbol)。由于障礙產生不同的傳輸時延,就造成了碼間干擾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為了避免ISI,通信的帶寬就必須小于可容忍時延的倒數。
對于 802.11a/b/g 20MHz 的帶寬,最大時延為50ns,多徑條件下無ISI的傳輸半徑為15m。在 IEEE802.11 協議中可以看到,這個值最大范圍是35m,這是協議中還有誤碼重傳等各種手段保證通信,并不是說有一點ISI就完全不能工作。這樣的話會發現,對于802.11a/b/g協議,即使加裝再多的天線也沒有任何意義。假設這些天線可以同時工作,反而會使多徑效應更加惡劣。總之,無線路由器的發射范圍是這個 IEEE802.11 協議決定的,而非單純的看天線。
雙線路由器能使網絡變快,但不是越多的雙線路由器連接能使網絡雙倍快速,所以對于雙線路由器的知識,希望大家好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