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在空調上看到過空調能效等級的標識,在購買空調的時候在空調的標簽上就可以了解到它的空調能效等級,那么大家知道空調能效等級分為幾級?空調能效等級是不是越高越好呢?下面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空調能效等級的相關內容吧。
空調能效等級是什么意思?
空調能效等級又叫做空調能效比,就是我們所謂的空調制冷能效比(EER)的代稱,是額定功耗與額定制冷量的對比值,此外,冷暖式家用空調還包含制熱能效比(COP)的概念,指的是額定制熱量與額定功率的比值,但是,就我國絕大多數地域的空調使用習慣而言,空調制熱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種輔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們一般所稱的空調能效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國家的相關標準也以此為劃定能效等級的依據,通俗地講,空調能效就是消耗同樣多的電所產生的冷氣/暖氣有多少,能效越高的空調越省電;所以,空調能效是衡量空調性能優劣的重要參數。
空調能效等級說明:
1、EER是空調器的制冷性能系數,也稱能效比,表示空調器的單位功率制冷量。
2、COP是空調器的制熱性能系數,表示空調器的單位功率制熱量。
3、數學表達式為: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COP=制熱量/制熱消耗功率
4、EER和COP越高,空調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
空調能效等級分為幾級?
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空調能效等級一共分為五個等級,等級越高,空調的質量越好。在市場上銷售的空調一般都貼有一張藍白背景的彩色標識。這張標識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中國能效標識”一般分為5個等級,不同的等級代表了空調的質量。
空調能效等級1表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節電,即耗能最低;
空調能效等級2表示比較節電;
空調能效等級3表示產品的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
空調能效等級4表示產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空調能效等級5是市場準入指標,低于該等級要求的產品不允許生產和銷售。
空調能效等級越高越好嗎?
空調能效等級它的等級通常分為五級大家應該都知道了,那么空調能效等級越高越好嗎,從上面我為大家介紹到的空調能效能級的一些知識來看,能效數值越小的它的等級也就越高,如果這一個空調它的能效等級為一級,那就表示這一個空調它的能效等級是最高的,因此它也是最為節能,耗能最小的空調產品,由此可見空調能效等級越高,則表示這一空調也就越好。
現在,空調能效等級1的定頻空調它的制冷量達到3000W的時候,它一個小時的耗電量是0.83度,而同樣大小制冷量的空調能效等級3的空調它一個小時的耗電量通常都會接近一度電,那么四五級能效的空調在運行時,在同樣的制冷量下,它一個小時消耗的電量是會達到1.5度電。如果我們按照每天使用五個小時的空調來進行耗電量的計算的話,一級能效的空調和五級能效的空調相比能夠節省3度左右的電量,一個夏天之后就節省接近300度的電量,這一個數據是不是很令你驚訝呢。